
在疫情大爆發後,原本規劃好的治療個案、演講活動、夏令營等,全部都在一瞬間停擺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衝擊讓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應對,焦慮、害怕、恐慌等情緒瞬間湧上。Read more 藉由戲劇的力量,找回心裡的平安──戲劇治療師
在疫情大爆發後,原本規劃好的治療個案、演講活動、夏令營等,全部都在一瞬間停擺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衝擊讓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應對,焦慮、害怕、恐慌等情緒瞬間湧上。Read more 藉由戲劇的力量,找回心裡的平安──戲劇治療師
疫情期間業績少的可憐,又要繼續支付各種成本,物理治療所不像醫院可以優先被分到疫苗,就像是被遺忘的一群,只能戰戰兢兢地替病人做完治療。Read more 紓困貸款緩不濟急,只好吃風吃土吃老本──物理治療師
我們被逼著做出分流、調整班表等配套措施,導致家人們的工作量遽增。雖然這是疫情之下逼不得已的調整,但看著他們勞碌疲乏的身影,還是會感到很心疼。Read more 把對客人的思念包進餃子裡,只想再當面說聲:「好久不見」──龍門客棧餃子館
家屬潰堤的情緒,就像颱風天捲得猖狂想把每個人都吞噬的海浪,一次又一次地打在我們身上。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必須強忍眼淚卡在喉嚨的不適,繼續按下快門。Read more 紀錄流過的淚,封存愛的證明──喪禮攝影師
加入防疫專責旅館的行列後,消毒需要更嚴格,穿著厚重的防護衣,裡面的衣服早已溼透,還碰上防疫物資和人手不足的問題,和家人的相處時間也越來越少,工作量跟壓力都超負荷。Read more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你在家卻要和小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防疫專責旅館業者
誰都沒想到一個疫情會對全球造成這麼嚴重的影響。我們花了兩年好不容易產出的貨品,卻因客人的品牌宣告倒閉,總共價值幾十萬美金的衣服也全都面臨被遺棄的命運……。Read more 全球陷入疫情風暴,機能性服飾品牌被連根拔起──成衣廠業務
去年因為疫情影響,很多新人改成擠在今年結婚,沒想到今年台灣疫情更嚴重,喜餅訂單無限期延後,我們的營業額剩不到10%……Read more 生意瞬間歸零,疫情讓鬼月提早來臨──喜餅業者
疫情爆發後,空服員Kate正式成為留職停薪的一員,於是她決定開線上課程,教大家航空業的知識,畢竟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只能努力讓自己餓不死了。Read more 不論是菜鳥還是老鳥,都被疫情奪走可以飛的翅膀──航空業
疫情大爆發後,健身房完全不能營業,線上課程也只有少數學生購買,跟疫情之前相比,現在的收入只剩不到一成……Read more 在家也能安心運動,線上教練直送到府──健身教練
電視新聞和報章雜誌不斷播放著市場依舊人聲鼎沸的畫面,很多確診者足跡都去過傳統市場,在這個時間點,到底是哪些人還是堅持去傳統市場呢?Read more 不能遺棄不會用網路買菜的客人──傳統市場的攤販與果菜批發商
疫情大爆發以來,振豪一天的工作時數常常超過14小時,不僅中餐得在大太陽下快速解決,還時常因為借不到廁所而憋尿,更慘的是,平台還把薪水砍到一單只剩十元…..Read more 讓大家能安心在家吃飯,自己卻只能躲在機車旁嗑便當──外送員
三級警戒後,因為語言治療無法避免飛沫接觸,所以原本的患者都表示要先暫停一陣子,等到解封後再繼續治療,就這樣,我經歷了整整兩個月完全沒有收入的日子……Read more 礙於法規,疫情期間禁止線上語言治療──語言治療師
實名制、無接觸送貨等防疫措施,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些許不便,但對於不識字、手腳不靈活又獨居的張奶奶來說,幾乎是要滿足日常所需都有困難了……。Read more 市場的菜販是我最常見面的家人──傳統市場的客人
身為記者,消耗身體風險又高的工作環境,成了你被家人推開的理由。大家都在家工作的時候,你還是時常都要往熱區衝,一但有緊急狀況發生,週末便與你無關。Read more 背負染疫風險採訪,進家門前卻被當作包裹狂噴酒精──記者
疫情爆發後,店面改為預約制,我們會提前準備客人欲試穿的品項、仔細消毒,希望大家漂漂亮亮的同時也能安全健康,在這段期間維持日常,也為大家準備好優雅的狀態。Read more 疫情衝擊實體店面一片倒,但衝擊不了女人愛漂亮的天性──服飾店老闆
改為遠距教學後,佳恩學著使用線上教學平台、影片剪輯,幫學生解決網路疑難雜症,但還是難以控管上課品質,住在偏遠山區的學生甚至直接消失了…..。Read more 學校是學生的避風港,停課之後卻有人不知道該躲去哪──公立學校老師
不能喝水、上廁所,喉嚨吼到快啞掉,竟然還有民眾對我說:『那我就不要報稅啊!不看看你的薪水也是我們老百姓付的!』Read more 我的聲音在笑,汗在飆,來現場報稅的你可知道──國稅局公務人員
有客人覺得店員很髒,接近櫃台就用嫌惡的眼神看我們,結帳時還直接把錢丟到桌上。我們冒著風險替大家服務,卻是被當成病毒看待,唉,真的覺得很不被尊重……Read more 被當成病毒,客人付錢用丟的──超商店員
艾琳是一位私立幼兒園的老師,自從政府規定停課以來,已經被迫休了好幾天假。為什麼說是被迫呢?這就要從上個禮拜發生的事說起……Read more 當個共體時艱的好老師──私立學校老師
我們這次很榮幸邀請嫩空姐日誌的版主Wendy,來跟大家分享工作及生活上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Wendy在這段時間都經歷了些什麼吧~Read more 嫩空姐Wendy的分享──航空業番外篇
就在三級警戒發布的那天,我正參與著一部電影的製作,發布當下有些劇組馬上宣布收工,有些則是當天拍完就暫停,我之後的所有公告也都被無限延期……Read more 發布三級警戒即失業,演藝人員收入大減迎寒冬──演藝人員
身為補習班老師的Leo,為了讓學生更專心上課,額外花了許多時間製作教材、學習做特效和排版,卻始終得不到主管和家長的認同,內心只有滿滿的沉重和無奈。Read more 孩子學習路途上的絆腳石,是病毒?還是家長?──補習班老師
從晚上9點到凌晨,一個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北車、萬華,發放防疫物資給街友,卻被部分民眾說成是加劇疫情的兇手。貼標籤很容易,嘗試理解卻很難。Read more 露宿街頭的人,沒有家、也沒有拿下口罩的機會──芒草心社工
旅遊業無疑是疫情下的重災戶,最慘的可能是導遊和領隊,我們沒有底薪、勞健保必須自付,去年三月台灣正式公布旅遊鎖國後,收入頓時歸零。Read more 等不到國境解除封印,導遊當起直播主尋求一線生機──導遊
第一線醫護人員不缺食物,只是沒時間吃。真要說缺什麼,應該是缺一個有效率的醫療系統,以及會乖乖配合政府防疫政策的人吧!Read more 醫療能量吃緊,非必要不要跑急診──家醫科醫師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就算疫情來到三級警戒,還是要冒著風險到個案家中訪視。沒想到竟然有個案事後才告知家人是新冠肺炎的確診者……Read more 社交距離阻止不了我和底層家庭拉近距離──居家訪視社工
對於主要提供實體環境跟氛圍的桌遊店來說,疫情的影響自然不在話下,沒想到在這時卻接到了員工要求加薪的電話……Read more 疫情沒業績,員工還要加薪──桌遊店老闆
醫院和疾管署拿醫檢師當擋箭牌,使得民眾誤以為是醫檢師效率低落或是檢驗量能不足。民眾的抱怨、長官給的壓力,以及院方、政府的栽贓,讓醫檢師士氣大減。Read more 新冠肺炎工作量暴增,民眾在你眼前爆炸──醫檢師
疫情爆發後,餐廳業績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全部的餐點也改由外送、外帶的方式提供,雖然說是不無小補,但還是得很拼命才得以撐下去。Read more 外送平台的負評比財務報表上的赤字更讓人難以平衡──餐飲業
身障者因為工作環境不友善,想當全職選手根本是天方夜譚。現實很殘酷,我也一直沒等到看見太陽再次升起的那天,但就算看不見世界,我還是要透過跳遠,讓臺灣被世界看見。Read more 看不到光,卻用生命跳遠,成為台灣之光──視障跳遠選手
在疫情面前,毫無傳統習俗可言,我們替爺爺換上衣服、穿上鞋子和襪子,奶奶和女兒被隔絕在門外。「爺爺,你的老婆和女兒都來了喔,現在不痛了,你放心齁,好好的走。」Read more 來不及縫的褲子口袋──防疫專責加護病房護理師
由實體課程改為線上課程雖然省去了跑教室通勤的時間,但多了像是架設燈光腳架、製作教材等事務。而透過鏡頭,實際參與學生的生活,是我覺得線上教學最迷人的地方。Read more 伸展僵硬的身體,舒展緊繃的心──瑜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