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貸款緩不濟急,只好吃風吃土吃老本──物理治療師

昱安經營物理治療所邁入了第五年,平時除了服務所內的客人外,也會在外面接一些輔具評估等業務。
 
因為工作幾乎都是要直接和他人接觸,所以疫情爆發之後,所內的客人少了一大半,外面的業務也幾乎都先停掉了(除了有些不需要量測的輔具,經主管機關同意後還能透過視訊的方式評估)。
 
客人減少對昱安來說也算是好事,畢竟復健時會和病人有很長時間的肢體接觸,不可能和病人維持社交距離、也不能可能十五分鐘內就把客人趕走,傳染風險很大,前後也要消毒很久,所以其實更不希望病人頻繁前來。
 
但問題在於,疫情期間業績少的可憐,卻又因為自營的物理治療所,不容易證明業績變少,所以政府提供的是紓困貸款而不是直接的薪資補助。
 
僅剩微薄的收入,又要繼續支付租金、用電等成本,昱安只好減少員工的班次、平衡過多的人力開銷,剩下的就只能靠老本硬撐了。
 
現在幫病人做復健時,昱安跟員工們都必須全程戴口罩、手套加護目鏡,但即便是這樣,大家還是都很擔心染病。面對客人說沒有感冒,卻在治療過程中咳嗽時,大家就算害怕,還是得戰戰兢兢地把療程做完。
 
雖然醫療人員可以優先安排施打疫苗,但物理治療所不像是醫院可以直接分配,得要自己去爭取才能打,什麼時候可以打到也不知道,整個就像被遺忘一樣,只能靠自己謹慎防疫,盡可能降低傳染風險。
 
而對於近期有許多民眾詢問身體如果有狀況,到底要不要去復健?昱安的想法是,如果不是急性或是不復健就會快速惡化的問題,建議還是盡可能先暫停,畢竟和他人接觸就是多一層風險。
 
疫情期間,復健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了。網路上也可以找到許多在家就能自己做的復健運動,如果有肩頸痠痛的問題,可以練習聳肩、收下巴、靠牆站立等簡單的動作;腰背痠痛也可以做貓式、牛式等瑜珈的動作來改善。
 
現在是非常時期,如果逼不得已需要去復健,也務必要做好防疫,感冒或是有接觸史就不要出門了,有呼吸道症狀也要趕快去篩檢,不要再增加醫護人員跟社會的負擔。
 
我們會在下方補充資料中分享幾個實用的復健招式讓大家在家練習,在家工作的朋友們,也要記得在電腦前坐半小時就要起身動一動,身體才不會太緊繃喔!
 
1.圖片來源:Ettoday健康雲、台北某復健診所。圖片僅為示意圖,並非故事角色本人。
2.實用復健姿勢補充:
https://pse.is/3hr52p。《訓練核心就是最好的護腰方式!每天5動作讓爸爸不痠痛》
※https://pse.is/3hfdr9。《宅在家工作肩頸痠痛 收下巴、聳肩、體側伸展3招改善》
https://pse.is/3jck2y。《讓你立刻不累的19種伸展操》

來不及縫的褲子口袋──防疫專責加護病房護理師

我是防疫專責加護病房的護理師。
 
我們單位是醫院加護病房裡床位最多的,所以直接被改為專責病房。專責加護病房專門收治重症的確診患者。
 
 
「每天上班前,我都很害怕。」疫情爆發後雖然醫院人潮減少,但湧入醫院的都是確診患者,上班的時候,都是在和病毒近身搏鬥。因此,在專責病房工作的人,每個禮拜都可以被捅一次鼻孔(做快篩)。
 
早上七點在床上醒來以後,我都不是很想動,我會在床上繼續裝死一陣子,珍惜這難得可以不用動的幾分鐘。畢竟八點到單位報到之後,就再也沒有機會放空了。
 
進了單位之後就要開始著裝,雙層防護衣、N95口罩、護目鏡、面罩再加上三層手套。上班的時候我們根本看不到對面的同事是誰(我媽看到我這樣可能也不知道我是誰),講話也聽不清楚都要用吼的!吼個幾次之後護目鏡和面罩就開始起霧,連呼吸都很困難,我們可能比病人還缺氧。有時候不小心工作太久沒休息,大家都會頭痛、頭暈、噁心,甚至有學妹中暑缺氧還吐了。
 
我是一個戴手套打針很沒有手感的人,戴上三層手套後,原本兩分鐘就可以打完的針,變成要打二三十分鐘(血管很細、很難找的話,需要的時間就更久了),打到後面我們自己也很崩潰!長時間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壓力大加上悶熱,就算在冷氣房,衣服也是濕到可以擰出水的地步,防護裝備穿脫繁複,上班時間連想去一趟洗手間也是奢望。好不容易逃出來喘口氣喝口水,想坐著放空,但因為同伴還在裡面,只好趕快把濕衣服換掉,又馬上把防護裝備穿回去,進去換人休息。
 
 
下午有一位八十幾歲的爺爺狀況很不好,我們一直聯絡不到家屬,好險最後社工幫我們聯絡上了。(我們找不到家屬就會打給社工,要請家屬幫忙買東西,但家屬也被匡列了,也打給社工,家屬每隔一個小時就打一次電話來找醫生、找護理師、要跟病人視訊的,一樣打給社工,請社工安撫,所以最近社工的電話都被打爆了,跟1999一樣難打。)
 
見到爺爺的老婆和女兒後,我對她們說:「爺爺快走了,但妳們不能見他最後一面,不好意思。」由於新冠肺炎是法定傳染病,依法確診死亡者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立刻火化。亡者在醫院被裝入屍袋後,就不會再打開了,通常在醫院或接體車上入殮封棺後,就直接送往火化場火化。
 
『拜託你們!能不能讓我媽看最後一眼就好了?我爸突然被載來醫院的時候我媽剛好不在家,我媽年紀大了,要是沒見到我爸最後一面,她……』爺爺的女兒哭著拜託我,問我能不能幫幫忙。這禮拜,已經有好多見不到親人最後一面的家屬哭著拜託我。
 
奶奶彎著腰,用顫抖的手、慢慢地從紙袋裡拿出爺爺的衣服、褲子、鞋子和襪子。『護士小姐,那麻煩妳幫我跟他說對不起,這褲子口袋我來不及給他縫了,叫他先到那邊等我。』
 
 
在疫情面前,毫無傳統習俗可言,我們替爺爺換上衣服、穿上鞋子和襪子,奶奶和女兒被隔絕在門外。「爺爺,你的老婆和女兒都來了喔,現在不痛了,你放心齁,好好的走。」
 
不管經歷過多少次生離死別,我們還是一樣會想哭。但我們不能哭,哭的話眼睛會起霧、也不能擦眼淚。如果可以,我們也不想對家屬說出那麼殘忍的話。畢竟,有什麼事比無法見最愛的家人或朋友最後一面還要悲傷呢?好好遵守防疫規範,就能減少心碎的機會。
 
為了減少接觸,其他單位的人不能進來,除了照顧病人之外、垃圾要自己倒、環境自己清、東西自己補、器具壞掉還要自己修。護理師同時身兼清潔人員、打掃阿姨和水電工。
 
現在是晚上十一點,我要來吃今天的第一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