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家能安心在家吃飯,自己卻只能躲在機車旁嗑便當──外送員

外頭的氣溫是逼人的35度,炙熱的太陽讓路人都躲在影子下,餐廳也都禁止內用,外送員振豪為了保持社交距離,放棄了在騎樓底下乘涼的片刻,抓著手上的飯糰,趕緊在機車上快速解決一餐,準備繼續趕時間跑下一單。
 
這一個月以來,振豪一天的工作時數常常超過14小時,雖然收入相對比疫情爆發前還多,但體力負荷量大,天天要爬將近100層樓、在外常常借不到廁所導致要憋尿,也必須承受著龐大的染疫壓力。
 
然而,最近幾天卻發現有些時段的薪水竟然還被砍到一單只剩10元!從早忙到凌晨,為了趕單好幾次差點發生交通事故,薪水卻變得更少,讓振豪很不能接受。
 
就算平台有加碼,但重災區的單薪水一單也只加10元,很不符合外送員所冒的風險呀!
 
雖然平台有規範要無接觸送餐,外送員沒戴口罩會被懲處,但遇到客人下樓取餐沒戴口罩,向平台反映卻沒有下文,真的不知道這個規範是用來保護大家,還是用來懲罰外送員的……。
 
而且,平台也沒有強制要求客人要線上刷卡,每次接到客人手上的現金,振豪心裡都很挫,在客人面前噴酒精也是很尷尬,收下又不知道上面沾了多少病毒!
 
但好像有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外送員也會怕染病一樣,外送的時候常被很多社區當成是病毒,說我們很髒,把我們轟到社區外面,只好在大太陽底下滴著汗珠等客人來取餐。
 
拜託!我們比誰都還怕病毒咧!酒精噴到手破皮,也會隨時緊戴口罩。比起我們,那些自以為安全而不戴口罩取餐的客人才更危險好嗎?
 
這樣就算了,我們還會三不五時收到客人的惡意檢舉,明明有戴口罩卻被說沒戴,或是我們依社區規定沒替客人送上樓就被客人留負評,影響自己的聲譽,實在是很冤枉,平台怎麼可以單方面聽信客人的抱怨就讓我們外送員吃悶虧呢?
 
振豪對於平台扣薪水、不重視外送人員工作風險的情況感到很不解,想跟公司反映卻沒有負責人願意出面處理,而台灣交通事故率這麼高,外送員長時間在外面騎車如果發生意外,公司也要外送員自己負責。
 
政府對於外送員面臨的職災糾紛,卻沒有制訂明確的規定去要求外送平台,導致外送員單方面被平台壓榨,也只能把苦往心理吞。外送員不知不覺成了人人都需要,卻也同時被國家、社會都忽略的存在。
 
如果沒有外送員的協助,疫情很可能會比現在嚴重許多,但他們卻面臨著「低薪、高染疫風險、職災保障不足」等種種問題。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讓他們在工作環境、品質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至少能有正向的工作經驗。
 
體諒外送員因為單量大、外送距離長而比較晚送到的情況,不要因為等待比較久就情緒性給負評;訂餐用線上刷卡、取餐時記得戴口罩,落實無接觸取餐,否則若一個外送員確診,好幾百個客人都會有染疫風險;而取餐給外送員的指示也盡量清楚,如果外送員真的找不到送餐處,也請留意手機來電,不要讓外送員找不到人而跑來跑去。
 
在疫情嚴峻的時刻,外送員們擔起第一線抗疫人員的角色替大家服務是非常不容易的,振豪面對工作跟大眾的壓力,有時候也會想放棄,但一想到自己如果放棄了,會影響到更多需要外送服務的人,便還是持著「同島一命」的精神咬牙苦撐下去。
 
雖然外送員們偶爾可能還是會有讓我們不是很滿意的地方,但這時候請多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給予包容,畢竟我們不用冒著和外界接觸的風險,在家就能收到熱騰騰的食物,已經是很值得慶幸的事情了吧!
 
1.圖片來源:CMoney、中央社。圖片僅為示意圖,非故事角色本人。
2.參考資料:
https://pse.is/3jd6lp。《【專訪】疫情下的第一線外送員心聲──減薪、高染疫風險、職災保障不足》
https://pse.is/3j2hfj。《外送行為是「承攬」還是「僱傭」?外送平台需要為外送員負責嗎?》
https://pse.is/3j65us。《砍薪2成、3倍職災!全台外送員站出來組產業工會》
https://pse.is/3h5axm。《疫情下的外送員:高染疫風險、「無接觸取餐」遭負評、需求爆量卻被平台減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