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天一進辦公室,電話就響不停,有很多熱心的民眾想捐助物資,但也會有很多問題。「罐頭你們有收嗎?」「啊剛剛忘了順便問那個冷凍食品可以嗎?」「我是昨天打過電話來問罐頭有沒有收的,那泡麵可以嗎?」
有熱心的民眾,也就有熱情的民眾。開始發放物資之後,這些熱情的民眾偶爾會到我們的粉專留言:「這麼愛發怎麼不把遊民帶回你家樓下發?」、「就你們這些一下發便當一下發物資,讓遊民繼續留在這!」、「就是你們這些人在養遊民!!!」
因為物資入倉、消毒和打包都需要人力,最近剛好和浪人食堂、夢想城鄉合作,讓一些工作機會受影響的街友有機會重新上工。其實,百分之七十的街友都是有工作的,只是他們的薪資不足以支付房租,才必須在街頭流浪,甚至,有人是喜歡工作的,因為只有在工作的時候,他們才會有自己的名字,不只是被稱為「街友」。
現在工作的樂趣就是和同事一起開箱民眾的物資。高手在民間真的所言不假,民眾會捐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池上罐頭粥(一打開就可以吃到白粥!這真的超神奇!)、高蛋白氣泡飲、牛肉飲。平常都不知道有賣這麼多有趣的食品。我們也會好奇這些東西好不好吃,怕其實不太好吃,送出去其實不太好意思。我自己就買了泰山雪蓮子無加糖燕麥粥,原本以為無加糖的食物感想就只是:「嗯……下一位!」沒想到其實蠻好吃的,易開罐的設計也很適合在街頭發送。前陣子有民眾說要送加熱後的舒肥雞胸肉,怕街友吃了之後拉肚子,我們就自己測試看便利商店加熱過後的雞胸肉放了八小時之後還可不可以吃?結果,我們完全沒有拉肚子!!!
我下班之後,另外四名同事晚上11-12點會在萬華、西門等地區發物資。為什麼要晚上發呢?因為晚上大家都在自己的位子上睡覺,不會看到社工就太興奮跑來排隊、聊天。那為什麼不早一點發呢?因為街頭有不成文的規定,晚上9點才能躺下睡覺,剛開始發送物資的時候,晚上10點會有一些沒帶行李的路人也跑來領防疫包,所以我們才把發送物資的時間再往後延。
我們晚上在家吹冷氣睡覺的時候,街友在沒有冷氣只有熱氣的街頭,還要戴口罩睡覺。有些人沒戴,可能是一開始沒有接收到要戴口罩的資訊(街友大多都不會看電視或沒有手機),或是精神狀況有問題,希望大家不要故意拍街友沒戴口罩的照片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