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庭在北部某醫院擔任家醫科醫師,看到新聞報導醫護人員壓力爆棚,奕庭的朋友馬上拿起手機傳訊息問他:『聽說醫療人員現在都很忙、很辛苦,要不要我寄點吃的給你和你們同事好嗎?還是你們有缺什麼嗎?』
奕庭皺著眉頭深思了許久,回覆道:「最忙的應該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像是急診、防疫專責病房和防疫專責加護病房。第一線醫護人員其實不缺食物,只是沒時間吃;隔離衣、口罩等醫療物資並不匱乏。真要說缺什麼,應該是缺聽得懂人話、會乖乖配合政府防疫政策的人吧!」
『所以說,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防疫措施、端午連假盡可能不回家,減少病毒的傳播,對嗎?』
「對啊!不然到時候端午節就不只是北部粽和南部粽的戰爭了,是北部南部大家一起中!還有,現在的醫療資源都必須用在刀口上,除非是緊急、危及生命的檢查跟治療,不然我們都會延後處理,我的不少非急性症狀病人都把手術、檢查延到七、八月之後了。
這方面要拜託大眾多配合,有的病人很堅持要在原訂時間進行像是痔瘡手術,也有病人半夜抱著吐了一口奶的寶寶來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也讓寶寶暴露在危險中。我們跟病人解釋現在是非常時期、需要延後,病人還說我們草菅人命!」
–
『那你知道做篩檢是真的需要花很多時間嗎?還是政府蓋牌啊?』
「以我們的作業系統來說,光是要幫一個人掛號、打針,就要先key in許多像是血壓、體溫、身分、序號等資訊,其中許多頁面都是不相干的提醒,也要一個一個點掉,整個流程下來至少2分鐘,有多少個民眾注射疫苗,就要重複多少次的步驟,很多時間都花在這種不必要的事情上。
我們也很希望有個厲害的工程師,來幫我們建立一套更有效率的系統,但問題是,政府公務員的人事聘用制度有不少限制,我們沒辦法想怎樣就怎樣,需要政府正視醫療系統效率太低的問題,並派人力來改善,才是根本之道。
這部分就要看有沒有民眾或立委知情後能幫我們發聲了,不然醫護人員光是篩檢、照顧病人就累翻了,哪有時間再去斜槓工程師,處理這些問題。」
–
『哇塞!沒聽你說的話,我完全不知道醫院裡面還有這樣的問題。那……你建議現在打疫苗嗎?聽很多人說,想要之後等臺灣有效力更高的疫苗再施打耶!』
「當然是有什麼疫苗就先打啊!不要說哪牌的效力比較低就不打,你不打的話抵抗力就是0,況且之後有可能年年都得打疫苗,第一針只要有足夠的保護力就差很多了!
至於副作用,我們同仁施打後大多都會有發炎反應,但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比例還是非常低的,要確診還是要打疫苗啊,這應該蠻好選的吧?」
–
我們看到的表象和新聞報導都是來自社會體系長期以來的結構問題,在體制沒有改善的情況下,再怎麼怪罪體制內的人都無濟於事,因為他們也是受害者之一。
在迫切需要醫療照顧的情況下,大家難免比較心急、情緒也比較緊繃,我們現在或許會需要多花一些時間等待才能獲取醫院的照顧和治療,但這並不是因為醫療人員偷懶、懈怠,而是他們已經忙得團團轉了,卻還是難以提升醫療效率。
我們現在可能沒有辦法馬上改變體制內的問題,不過我們可以持續關注醫護人員所面臨的困境。我們知道疫情影響了很多人,希望在這個時刻,大家可以透過多一層瞭解,長出多一點體諒。
–
1.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端傳媒。圖片僅為示意圖,非故事角色本人。
2.參考資料:https://pse.is/3fc8ze。角色原型改編自此篇文章。
1.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端傳媒。圖片僅為示意圖,非故事角色本人。
2.參考資料:https://pse.is/3fc8ze。角色原型改編自此篇文章。
